如图所示,B物体的质量是A物体质量的1/2,在不计摩擦阻力的情况下,A物体自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物体A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距地面的高度是( )
A.![]() |
B.![]() |
C.![]() |
D.![]() |
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d/n,其中n>1。已知普朗克常量h、电子质量m和电子电荷量e,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
A.n2h2/med2 | B.(md2h2/n2e3)1/3 | C.d2h2/2men2 | D.n2h2/2med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小 |
B.速度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小 |
C.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小 |
D.动能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小 |
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
B.光的波动性是光予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 |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的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
关于物质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物粒子具有粒子性,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表现出波动性 |
B.宏观物体不存在对应波的波长 |
C.电子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表现出波动性 |
D.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波动性 |
在历史上,最早证明了德布罗意波存在的实验是 ( )
A.弱光衍射实验 |
B.电予束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 |
C.弱光干涉实验 |
D.以上都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