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键议”天下,发表网友“社论”。这里,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 A.言论自由权 | B.提案权 | C.申诉控告权 | D.发言、表决免责权 |
用塑料桶装食用油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最近科学研究发现,塑料桶里含有双酚,长期食用用塑料桶装的油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告诉我们()
①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②要增强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③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头伸直或者略屈”这一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和世界很多地方表达的是“0”或“3”;美英等国表达的是“OK、了不起”;突尼斯表达的是“傻瓜”……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
| A.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B.善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 C.从客观的现象出发 |
| D.学会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
“我很忙。”——听到这句话时,父母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朋友心想这哥们儿事业有成;妻子马上觉得自己家务的担子重了;而女朋友却流泪了:这是不是一个分手的信号呢?这包含的哲理是
①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认识与主体自身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在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它既源于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
|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
|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 D.意识具有能动性,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既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说明
| A.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
|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 C.事物的变化是前进和上升的 |
| D.承认运动否认静止是诡辩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