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形势下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强调要坚持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西藏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相结合的方针,加大支援西藏工作力度,完善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要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开创西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这说明
A.西藏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强盛紧密相连 |
B.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
C.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
D.国家的投资是西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
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要求人们
A.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B.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
C.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发现和利用社会规律 | |
D.在改造社会中改造社会规律和驾驭社会规律 |
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表现为
A.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 B.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 |
C.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 |
D.人们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不能预见具体事件的发展 |
以下属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表现是
A.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无关 | B.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有关 |
C.创造历史的个人作用的合力是客观的 | D.社会发展结果不同于人们的预期目的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实践的产物 | B.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实践的产物 |
C.主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 | |
D.人的本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心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
A.价值具有主体性 | B.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某物的属性为标准 |
C.主体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足某物是否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 |
D.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