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2和图3,图2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回答29-30题。大理石
A.由变质作用而形成 | 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
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 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 |
该建筑位于图3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区要发展炼铝工业,最适宜布局在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水库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水力发电 | B.减少地质灾害 |
C.净化水质 | D.水产养殖 |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时间大约为
A.1870年 | B.1920年 |
C.1960年 | D.1970年 |
依据图中信息,分析生产力水平对该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是
A.生产力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正相关 |
B.生产力水平与人口死亡率负相关 |
C.生产力水平对人口出生率影响小 |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增长变慢 |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图中四座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时间段内,Y市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 ②天气晴朗 ③风力减弱 ④气温降低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显示,1992~2012年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 |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
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
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 |
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A.逆城市化阶段 | B.初期阶段 | C.中期阶段 | D.后期阶段 |
图Ⅰ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图Ⅱ为图Ⅰ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Ⅰ地区:
A.此时降水较多 | B.受信风控制 | C.沿岸暖流经过 | D.地处北半球 |
图Ⅰ中的河流
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 B.秋冬发生凌汛 |
C.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 D.西北流向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