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 “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
| A.马丁·路德 | B.克伦威尔 | C.亨利八世 | D.加尔文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
| A.改变了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
| B.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
| C.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 |
| 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 B.清末新政 |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19世纪末开始采用的“新能源”主要指
| A.煤炭、石油 | B.石油、电能 |
| C.核能、石油 | D.煤炭、电能 |
下列不属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 A.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
| B.科学都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力 |
| C.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 D.都促使交通工具和动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 C.首先发生在英国 | D.电力的广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