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我国境内发生本世纪最为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天象。天文学家早就预测出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会出现日全食景观,这为大众观测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方便,而这一天日全食如期“光临”长江流域地区。由此可见:
①人们可以利用规律 ②一旦人们掌握了规律,就会天遂人愿
③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人们已经完全掌握天体运行规律
A.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11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冒着细雨前往革命老区,同干部群众跳着欢快的独具客家特色的“节节高舞”,喜迎新春。这主要体现了
| A.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
| B.中华传统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
| 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 D.传统习俗是永恒不变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
2011年5月鹿特丹世乒赛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作用,把世乒赛事和世乒精神、世乒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受到了国人和世人的好评。这说明
| A.旧的传媒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 |
| B.文化传播要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
| C.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出现为标志的 |
| D.大众传媒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2011年5月6日,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节正式开幕。文化节对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播和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内涵,助力学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工作起了积极作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
①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④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1年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目前我国已有30多处文化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A.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 B.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 C.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
| D.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
如果请你给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贡献”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保证人的成才
②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可见
①文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
②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