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
A 客观物质性                   B 社会历史性
C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 主观能动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作家丛维熙曾写过一篇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但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教授克鲁姆研究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在50~200千赫间,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却只能听到20千赫以下的声音。回答问题。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
③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克鲁姆之所以能发现“雪落有声”,是因为他( )
①运用了科学思维方法 ②克服了已有经验的束缚
③坚持以实践为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正确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年来,不少人的手机、邮箱会收到你已幸运中奖的信息,信息中还告知了如何

领奖的提示,有的用户高高兴兴地按照提示去领奖,结果却遭遇骗局。阅读漫画《获奖陷阱》。
回答问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获奖”与“陷阱”之间的关系是(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D.假象与真相的关系

要识破获奖陷阱,就要经过___________的过程。( )

A.去粗取精 B.去伪存真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维生索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采弥补食物撮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索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十九世纪末,法国有一位千万富翁在经济动荡时,获悉自己的全部财产贬值为十万法郎,他无法接受这一沉重的打击,扔下十万家产撒手人寰。富翁有位外甥被宣布为舅舅财产的继承人。当这位穷困潦倒的小伙子突然得知自己将获得十万法郎的遗产时,由于过度兴奋竟幸福地晕了过去。这个故事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②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③要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反对拜金主义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人在客观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