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中学化学实验室采用该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⑴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 。
⑵浓硫酸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 ▲ 。
⑶加热一段时间后,在试管B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方有一 层油层,在油、水交界处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 。
⑷停止加热,取下试管B ,嗅闻管内液体气味,闻到更多的是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物质的挥发等因素导致产品混有杂质,如 ▲ 和 ▲ 等,为进一步验证产物中某些杂质存在,在保持试管B相对稳定情况下,沿试管内壁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静置片刻会在试管内油层下方明显看到液体呈现三种颜色,由上而下分别为红色、紫色、蓝色,其原因可能是 ▲ ,故产品需进行提纯。
⑸已知乙醇能和氯化钙结合。将所得产品依次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油层,分别分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去除油层中可能含有的 ▲ 杂质,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并防止对下面操作产生不利影响。
⑹在上述操作后,在所得油状液体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充分振荡,倾倒出油状液体,再进行 ▲ (填提纯的操作方法),收集74~78℃的馏分即可获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每空2分,共16分)
Ⅰ、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常用0.50 mol·L-1 HCl和0.55 mol·L-1的NaOH溶液各50 mL。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作用是___________。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其目的是:。
Ⅱ、某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1)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
(2)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会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Ⅲ、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酸。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配制0.1 mol·L-1的HA溶液100 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酸。
乙:①配制0.1 mol·L-1的HA溶液100 mL;配制0.1 mol·L-1的盐酸溶液100 mL
②取相同体积的0.1 mol·L-1的HA和0.1 mol·L-1的盐酸溶液分别装入两只试管,同时加入表面积大小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酸。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酸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 1(选填“>”、“<”或“=”);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酸的现象是_______。
a.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c.两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某实验小组用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Cl2,并将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Ca(OH)2固体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实验装置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写化学式)。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发生反应:6Cl2 + 6Ca(OH)2=5CaCl2 + Ca(ClO3)2 + 6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若反应消耗0.3mo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mol。
(4)在中学化学中,常用作氧化剂的物质有、(写两种),常用作还原剂的物质有、
(写两种)。
氮的循环涉及到多种化学物质。(下图中的W、M、X、Y、Z均是化学物质)
(1)由N2→X是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2)写出Y、M的化学式、。
(3)X可与HNO3反应,产物可用作氮肥,写出X与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将氨气与氧化铜反应,验证氨气的性质并验证部分产物(部分未画出)
发现反应确实能发生,且反应后得到三种物质,其中有两种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从氨中N元素的化合价角度看,该同学想证明的是氨的性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则能够证明氨具有这个性质。
③B装置的作用是。
④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本题共11分)下图是制备二氧化硫制取和吸收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
分液漏斗中是液体反应试剂A,烧瓶中盛反应试剂B。完成下列填空:
3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的试剂是和。
33.检验该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4.装置C是吸收多余二氧化硫的装置,其中盛放的吸收剂为,实验结束进行尾气吸收时,对活塞开关K1、K2的控制是。
35.如果用该套装置制备盐酸,此时C瓶所加试剂为,此时C中液体可能会发生倒吸,如果不改变现有的装置,要克服这一安全隐患,可以在C瓶中再加入有机试剂封住长导管管口,该有机试剂可以为___________,吸收后,将 C瓶中的液体经过操作获得盐酸。
36.甲同学用该装置测定一定质量小苏打样品(含少量NaCl)中碳酸氢钠的纯度,可以在C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通过C瓶增重得到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出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结果小苏打含量偏低,你认为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16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 >碳酸)
①连接仪器、、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的试剂是。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打开b,关闭a。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大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其化学方程式是:。
③BaCl2溶液中无沉淀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別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 滴加的溶液 |
氯 水 |
氨 水 |
| 沉淀的化学式 |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