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 |
植物种类 |
植被覆盖率 |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
||||
| 改造前 |
20种 |
10% |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
||||
| 改造后 |
30种 |
25% |
菖蒲、芦苇、睡莲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
|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
|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
|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
|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
|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
| B.使用粪便作肥料,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
|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
| D.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 B.可以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 C.同种生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
| D.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
下图表示在鱼塘中饲养鲤鱼时,鲤鱼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 B.若在t2时鲤鱼的数量为k,则在t1时鲤鱼的数量为k/2 |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 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