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丽华公司纽扣台高悬‘每人限购一只’的字样。外滩中央银行门前天天拥满挤兑黄金的人群。……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前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这表明
①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 ②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
③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 ④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
| 职业 |
自耕农和地主 |
佃农 |
工场工人 |
商人、工场主 |
| 占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
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
①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②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③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④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
|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 D.有利于缓和和欧洲紧张局势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作出的努力包括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②加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
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