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图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后完成8-10题。
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 A.纬度比甲地低 |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
| C.海拔比甲地低 |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
甲地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 A.100<T<1 50 | B.50<T<1 50 | C.150<T<200 | D.50<T<1 00 |
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 |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
|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
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 |
| 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 |
| 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
| 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发达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
我国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 A.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 |
| B.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 |
| C.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极值 |
| D.河流径流量丰富,资源利用水平高 |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①资源总数不确定②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③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增长④人口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不确定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关于目前对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几种估计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了悲观、乐观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种不同的观点 |
| B.乐观派认为只要深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人口数量就可解决问题 |
| C.认为现今世界人口已大大超出地球环境承载量是悲观派的观点 |
| D.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所公布的报告认为,地球能够容纳110亿或略多一点的人口并能使其合理健康地生活 |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捅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如图)。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据此回答3一4题。
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
|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
|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
|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
|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 D.人口素质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