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中班级同学观察右图《1925至1945年美国失业率》作出下列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1925年——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③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
④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A.②③ | B.①③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诗经》 | B.《韩非子》 | C.《春秋》 | D.《礼》 |
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对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某某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游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教育方法是()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B.“为政以德,节用爱人” |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