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的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
B.“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美洲种植园首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强了欧、美、非洲的经济联系
②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
③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
④解决了非洲劳动力剩余问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6一l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A.金银、玉米等 | B.枪支、玻璃等 | C.黄金、象牙等 | D.茶叶、瓷器等 |
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政治纷争加剧 | B.军事对抗升级 |
C.文化差异加大 | D.贫富差距拉大 |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l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推动了
A.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
C.亚洲国家工业经济的腾飞 | D.欧洲国家封建制度的衰落 |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中心的转移 |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
C.世界市场的形成 | D.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