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
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
某领导到农村视察,问党委书记“试验田的亩产多少?”党委书记回答“亩产1万斤”。领导说“还可以再多点吗?你们这里条件好,深耕下,还能多打点。”这一现象说明 ()
A.领导重视农业生产 | B.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
C.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 D.农业生产力提高明显 |
“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①希望参与政治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列宁评价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下列关于宪章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失败 |
B.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
C.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
D.经济根源为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
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成立,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②都曾处死封建国王③都进行过反侵略战争④都曾被复辟王朝所取代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他们的著作中透露出我们现在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即使是奴役中的平等也行。一切妨碍他们理想目标的东西都应该被消灭。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私人权利,只存在公众利益。”与“他们”的政治倾向最为接近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A.君主立宪派 | B.吉伦特派 | C.雅各宾派 | D.热月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