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3月25日晚7时16分,全球人口达到65亿。这是美国人口普查局国际项目中心作出的推算。人口的快速增长,使资源、环境受到过大的压力。据此回答3-4题。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 | B.水土流失 | C.荒漠化 | D.土壤盐碱化 |
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A.环境承载力 | B.环境人口容量 | C.人口合理容量 | D.地球环境容量 |
读2015年11月6日12时近地面气压(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中等压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②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③南部等压线稀疏,北部等压线稠密
④南部等压线稠密,北部等压线稀疏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此时,关于图中天气的正确叙述是( )
A.青藏高原地区风力强,天气晴朗 |
B.北京比东京气温低,气压高 |
C.印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
D.海南岛西部出现狂风暴雨 |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
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生命的存在。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
C.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远 |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
下面两图分别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年)”和该区沙丘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左图中有一等值线闭合中心,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 | B.人类活动 |
C.沙尘暴频发 | D.植被 |
对图示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沙丘陡坡为盛行风迎风坡 |
B.该地貌为风力堆积地貌 |
C.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
D.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
B.火山、地震频发 |
C.旱涝灾害频发区 |
D.酸雨问题严重 |
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
B.全球变暖 |
C.工业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大 |
D.降水变率大 |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河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东南地区 | D.东北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