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酶①形成场所是 __________。在其中进行的生化过程称为             作用。
(2)基因②和基因③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引起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形成白化病。但是,如果基因①发生突变,却不会引起白化病,原因是_________       ___,
若一对患白化病的夫妻生了五个正常的小孩,最可能的原因是              
(3)当基因①发生突变,可推测出人的血液中________的含量将会增加,它的积累将损害大脑,形成智障。
(4)已知基因①和基因②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③正常),一对正常的夫妻,生下一个白化智障的女儿,则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小孩,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         
(5)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的。也可说明,基因与其控制的性状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是:
                                                                   。
(6)若右图可表示不同基因型人体细胞中酶③浓度和黑色素浓度的关系。则aa个体的细胞中没有酶③而仍有极少量黑色素产生,这是因为                               ,通过比较AA和Aa个体的基因型、酶③浓度与黑色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水稻为二倍体植物,染色体组成为2n=24。若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数目为三条,则称为三体水稻,三体水稻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l型,即配子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一类是n型,即配子含有一条该同源染色体。卵细胞为n+l型可育,花粉则不育。
(1)从变异类型分析,三体水稻的形成属于______,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某对姐妹染色单体未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已知水稻有香味(b)为隐性突变产生的性状,利用普通水稻与三体水稻(如7号三体)杂交,可判断等位基因(B、b)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现以纯合无香味普通水稻(BB)为父本,与7号三体且有香味的水稻(母本)杂交,从F1中选出三体植株作为父本,分别与有香味普通水稻(bb)进行杂交得F2,分析可知:
若等位基因(B、b)位于7号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若等位基因(B、b)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10分)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图表示三种不同类型人群在口服100克葡萄糖后,血浆中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糖尿病发病原因复杂且类型多,有一类病人可能是由于免疫紊乱,产生对自身胰岛B细胞有攻击作用的抗体,此类病人可能符合图中曲线______,另一类病人由于受体未能正常识别胰岛素而导致,此类病人可能符合图中曲线_________,正常人在口服100克葡萄糖60分钟后,肝细胞中葡萄糖代谢途径________。 (至少写出二项)
(2)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昏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设计欠严密,改进措施有:
①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
②应设置对照组,给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的_____,且注射的部位、方法与实验组相同。
③出现昏厥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小鼠注射_____,另一半不予注射作对照,以明确昏厥产生的原因。

(12分)雌性荧火虫尾部的提取液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称为荧光素酶系溶液),该酶能利用ATP能量,催化荧光素与氧气反应形成能发出特定荧光的氧化型荧光素,荧光强度与反应体系中的ATP量成正比,利用该原理可测量不同萌发阶段种子样液中ATP的含量,实验方法如下:
(1)比色杯(容器)中分别加人浓度为1 x 10-7 M、1 x 10-8 M、1 x 10-9 M、l x 10-10 M、1 x 10-11M的ATP溶液0.2ml,向各比色杯中加人0.8ml荧光素酶系溶液,混匀后立即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比色杯发光强度,实验设定的温度为25℃,pH为7.4—7.8。以坐标图形式绘出ATP浓度与发光强度关系曲线。
(2)将未萌发、萌发12小时、萌发24小时的玉米胚10粒,70℃高温处理后,经研磨、提取,获得组织样液。利用荧光素酶系溶液测定荧光强度,从(1)所绘出的曲线中查出相应ATP浓度值。回答下列问题:

填写表格:①_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步骤(2)中设定的温度与pH值应是___________
玉米胚组织样液中的ATP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____(生理过程),萌发24小时后玉米种子该过程增强,但样液发光强度并无成正比增强,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14分)海带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藻类,我国沿海各地都有大规模养殖。科技
人员对影响海带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获得如下结果(P/R值:一定条件下光合作
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的比值)。据图回答:

(1)据甲图,海带的光合速率与____等环境因素有关,图示在光照强度低于100umoL/(m2·s)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随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阶段的限制。光强度超过100umoL/(m2·s)后,温度为25oC时海带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另两种温度条件,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
(2)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加,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25℃时净光合速率增加,但P/R值却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上述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都是在实验室中通过人工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进行的,所获得的数据与海带在海洋环境的相应真实数据有一定误差,任意写出一种可导致误差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图10是某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E表示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4分别表示蜗牛、杂食性小鸟、鼠、野兔同化的能量。请回答:

(1)草属于生产者,蜗牛、野兔等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括______________。
(2)鼠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散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
(3)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属于________消费者,蜗牛与野兔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
(4)此地曾经发生火灾导致动植物大量死亡,后来由于环境适宜,又变得生机勃勃,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
(5)调查人员随机设置样方调查蜗牛的种群密度,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如图11,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记为_______个。调查该地区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