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每空2分,共20分)
(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                         
(2)据图1可知,生长素可作为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            状态下。
(3)在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名技术人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图2为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的情况。请结合图1判断,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A.3mg·mL-1 B.6mg·mL-1 C.9mg·mL-1 D.4.5mg·mL-1

(4)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5)实验发现,生长素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的过程中,细胞壁将发生一定变化,其原因是由于               (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           ,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
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图3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2)图4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  )表示肌梭(感受器),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梭受到刺激后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            (填①~⑦编号)。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于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下图1,请分析回答: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 ,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
(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右图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____(填序号)。

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②灼烧接种环后,待 其冷却后再划线;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5)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苹果幼果的果皮含有正常的的叶绿体而呈现绿色,成熟后果实变黄或变红。在苹果成熟过程中,细胞内的有机物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图为苹果果实从形成、成熟至衰老的几个月期间部分有机物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各种糖类中属于还原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月份苹果幼果细胞代谢旺盛,其果皮细胞中能产生ATP 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3)8月份果实中的淀粉积累最多,主要与叶片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有关。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_____,用于暗反应合成糖类。
(4)10月份较8 月份苹果逐渐变甜,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10月份苹果的呼 吸速率会突然升高,最后又下降,这一过程称为“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苹果采摘后,若要延缓呼吸跃变的出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前苏联科学家V.S.Chardakov设计了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a1~a6、b1~b6试管中从左往右由低到高注入等量0.0125M,0.025M,0.05M,0.1M、0.2M,0.4M的蔗糖溶液,(各管溶液浓度为:a1=b1 ……a6=b6
②植物叶片打洞,取得小圆片若干,a1~a6每一试管加入等量小圆片,放置30分钟,期间摇动数次,并于每一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它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轻轻摇动。
③用弯头毛细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观察蓝色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说明:如果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如果溶液浓度下降,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
请分析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___。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某组试管溶液在第②步操作时,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则第③步操作时,将发现蓝色小滴___________________。(上浮/不动/下沉)
(3)若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a1、b1
a2、b2
a3、b3
a4、b4
a5、b5
a6、b6
蔗糖溶液浓度
0.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0.4M
蓝色液滴运动方向
下沉
不动
微微上浮
微上浮
上浮
明显上浮

则实验的结论是: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的蔗糖溶液。
(4)若用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③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上浮,就应该设置浓度更_____(高/低)的组进行实验。

下图乙是将图甲细胞放置于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结果;图丙是将另外一种植物的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层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细胞中半透性的原生质层由_________构成(填编号)。
(2)乙图细胞在质壁分离结束时,⑧处充满了____________。
(3)丙图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
(4)bc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__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5)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B是因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________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________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如图处理,根据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______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2)图中DNA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填写S1~S4、P1~P4)。
(3)P2中的细胞器与下图的图________相对应。

(4)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P3的棒状结构,一般需要利用________进行染色处理。
(5)若图1为该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如果图1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不会出现g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 ______。
②若用龙胆紫染液对图1中的结构进行染色,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细胞核被染成___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