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属于基态原子的是
A.1S22S12P1 | B.1S22S22P63S13P3 |
C.1S22S22P63S23P63d54S1 | D.1S22S22P63S23P64S1 |
可逆反应3A(g)3B+C ΔH>0,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下列关于B、C两种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气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有可能B为固体,C为气体
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20" kJ·mol-1,在某温度下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h) 物质的量(mol) |
0 |
1 |
2 |
3 |
4 |
N2 |
1.50 |
n1 |
1.20 |
n3 |
n5 |
H2 |
4.50 |
4.20 |
3.60 |
n4 |
n6 |
NH3 |
0 |
0.20 |
n2 |
1.00 |
1.0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3 h内,反应速率v(N2)为0.17 mol·L-1·h-1
B.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037
C.反应进行到1 h时放出的热量为9.22 kJ
D.4 h时,若再加入1 mol N2,达到新的化学平衡时,N2的转化率是原来的两倍
某工业反应为:X2(g)+3Y2(g)2XY3(g)。图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Ⅱ表示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X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Ⅲ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Y2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Ⅰ可知,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ΔH都减小 |
B.图Ⅱ中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Y2)="0.045" mol·L-1·min-1,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则n(X2)的变化曲线为d |
C.图Ⅲ中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X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 |
D.图Ⅲ中T1和T2表示温度,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K2,则T1<T2,K1<K2 |
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倡导“低碳”的同时,还需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T1℃时,将9 mol CO2和12 mol H2充入3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容器中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1。改变某一条件重新进行上述反应,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增大压强 |
B.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42,则T2>T1 |
C.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5 mol CO2、5 mol H2、5 mol CH3OH(g)和5 mol H2O(g),则达平衡前v(正)>v(逆) |
D.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充入4.5 mol CO2、6 mol H2,平衡时容器内压强p=![]() |
在相同温度下,将H2和N2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通入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H2+N22NH3。
表示起始时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且起始时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和相等。下列图像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