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的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 |
B.美国企图称霸东亚 |
C.美国反对苏联实行分区占领,以维护日本的领土完整,不像德国那样的分裂 |
D.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B.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
C.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
史载:周代贵族禁止同姓通婚,但是各等级的贵族又必须在同等级之内迎娶异姓女子,天子、王姬则可与诸侯通婚。其主要目的是()
A.贯彻周代宗法制度,防止政权旁落 |
B.维护宗法制度,保证贵族血统纯正高贵 |
C.使嫡长子继承制度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
D.完善等级制度,为周王授官提供参考 |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
B.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
B.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
C.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
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该观点反映出()
A.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经济模式具有制约作用 |
B.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
C.外部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起决定作用 |
D.中央集权体制和国有化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