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贞观)五年七月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史臣曰: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谏比魏徴之日。……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旧唐书·太宗本纪》
材料三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隋主残暴,身死匹夫之手。”“……炀帝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         
——《贞观政要》
材料四 贞观十一年,上作飞山宫。……贞观二十二年,上营玉华宫,……备设太子宫、百司,苞山络野,所费已巨亿计。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2)与材料一、二、三相比,材料四中唐太宗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上述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行,对其作简要评价。
(4)综合以上问题,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要坚持怎样的标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本大题5小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每小题2分,共l0分)
1.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雍正帝设军机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止共产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3.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见下表,鉴于表中所反映的情况,1953年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决定要重点发展重工业。


中国(1952年)
美国(1950年)
印度(1950年)
钢产量
2.37公斤
5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4.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在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5.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l号,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 “部落时代”、“ 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应该是西周。
2.湾问题香港、澳门问题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3.这是一张反映“一五”计划建设重大成就的邮票。“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了一大批的工矿企业,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十八世纪的德意志天空里,闪耀着的是思想和艺术的群星,其光芒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启蒙思想的经典总结者康德和被称为“乐圣”的贝多芬。
5.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它的成立,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消除了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如下:1978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3.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尽管它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但它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4.右图漫画《片面的经济》形象地反映了苏联长期实行的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5.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并发展了量子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 “部落时代”、“ 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应该是西周。

湾问题香港、澳门问题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