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全国政协委员、叶剑英之女凌孜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应该将抗日战争由八年更改为十五年》(注:实为14年)的提案,她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首先发生在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种精神?

A.科学 B.自由 C.民主 D.爱国

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