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词于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古文中的解释是以“经世济世”“经纶济世”“经世济民”为主要含义的。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刀耕火种是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B.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封闭性 |
C.东汉时期出现了灌溉农田的工具水排 |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
如图《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是画家乔治·修拉的代表作,作为“点彩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他的作品注重以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为基础进一步融汇
A.浪漫主义的感性热列 | B.印象主义的光色试验 |
C.现实主义的细节刻画 | D.现代主义的变形夸张 |
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这种怪相被打破得益于
A.责任内阁制的正式形成 |
B.两党制的充分发展 |
C.1832年议会改革的实施 |
D.英国宪章运动的推动 |
历史上整个工业化过程中,约从18世纪初直至20世纪上半叶,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乃是第二产业的兴起。关于历史上的这次巨变,比较准确的名称应该是“近代工业的兴起”在这一变革过程中
A.英国一花独秀始终充当先导 | B.机械动力机器被广泛运用 |
C.工厂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 D.煤和石油同时成为新能源 |
支持“欧洲中心论”的学者雷诺说,“自14 世纪以来,人类历史的话题就已经是“欧洲的出现,欧洲成为所有民族经济和社会的领航,驾驶员、劝服者、整形者、营造者。”从这个角度看,欧洲领航世界的第一步是
A.罗马法的最终完善 | B.新航路的开辟 |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D.工业革命 |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 B.代议制民主 |
C.先进的生产力 | D.科学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