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油条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食品,在百姓早餐桌上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但油条中铝含量超标问题十分普遍,是影响群众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从2009年5月下旬开始,浙江省的油条加工停用含铝食品的添加剂,逐步转换为无铝添加剂配方和工艺,从而保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油条。油条无铝配方由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铵(臭粉)组成。为测定试样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w(NaHCO3),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
①按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试样m1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D中药品如图,已知加药品后装置B的质量
为m2g、装置C的质量为m3g;
③打开活塞a,通N2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样,直到B装置中无气泡冒出后,打开活塞a向装置中通入N2,一段时间后,撤掉酒精灯,关闭活塞a;
④称得装置B的质量为m4g、装置C的质量为m5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D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                                     进入装置C中。
装置C的作用为                                                            
(3)实验过程中第二次通入N2的目的是把装置中产生的                 排出,使其被装置B和装置C完全吸收。
(4)用下列各项所提供的数据能计算出w(NaHCO3)的是(           )(填写序号)  

序号
a
b
c
d
e
数据
m1、m2、m3
m2、m3、m4、m5
m1、m2、m4
m1、m4、m5
m1、m3、m5

 
(5)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A中硬质玻璃管右端有水珠,你认为利用实验中所提供的数据还能否得到准确的w(NaHCO3           (填“能”或“不能”)。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右图所示,B中盛装的是一种固体物质。当A中的溶液滴入B内反应一段时间后,所得产物经装置C后可得到纯净的气体X,每个X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D中盛装的是黑色粉末,当X气体通过D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最后从E装置中出来的气体是一种纯净的单质Y,Y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装置中A、B、C、D、E中的药品只能从下列所给试剂a~p中选择,图中某些夹持仪器未画出。

a.浓硫酸  b.浓硝酸  c.稀硝酸  d.浓盐酸  e.稀硫酸  f.浓氨水
g.铜片  h.锌片  i.碱石灰  j.硫酸铜  k.生石灰  l.硝酸铵晶体
m.固体烧碱  n.稀NaOH溶液  o.CuO  p.MnO2
回答下列问题:
⑴C装置内的药品是(用a~p中的字母表示),其作用是
⑵A中溶液和B中固体的所有可能的组合共有种。
⑶纯净气体X通过D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中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D装置中黑色固体共失重g。
⑷E中的药品是(用a~p中的字母表示),其作用是

有机物A由C、H、O、Cl四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8.5,Cl在侧链上。当A与Cl2分别在Fe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分别是苯环上一氯取代有两种和侧链上一氯取代有一种;A与溶液反应时有气体放出。A经下列反应可逐步生成B~G。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 (填编号);
(3)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4)E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①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且侧链上含有一个一CH;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属于酯类。则其结构简式为(写3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A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______; E在一定条件下生成F: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装置验证:
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的溶液体积变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2)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经A、B、C反应后,进入D中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_________,打开_________ (填k1、k2或k3);
(3)若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4)关闭,打开,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至满。则D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5)若E中出现倒吸,可采取的应急操作是______;

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A~F属于下列物质中的六种物质: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稀硫酸、稀盐酸、稀氟水、水、锌粒、铜片、食盐、高锰酸钾、氯化钙、氧化钙、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铜、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氯化氢、氨气、氮气、氧气。
实验现象;
(1)D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
(2)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无色透明的E中得到蓝色溶液
(3)点燃的镁条伸入无色无味的F中.镁条表面生成一种灰黄色固体物质。将该发黄色物质放入水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过分析回答:
l、写出A~F的物质名称:
A,B,C,D,E,F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A与B
C与D
E与无水硫酸铜
F与Mg
F与Mg的反应产物与水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棒、0.5mol· L-1盐酸、0.55mol· L-1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
溶液温度
中和热
△H
t1
t2

50mL0.55mol.L-1NaOH
50mL.0.5mol.L-1HCl
20℃
23.3℃


50mL0.55mol.L-1NaOH
50mL.0.5mol.L-1HCl
20℃
23.5℃

已知:Q=Cm(t2 -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KJ·℃-1· 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3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