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为“四个不同时期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图中C时期是
A.步行—马车时期 | B.火车—电车时期 |
C.汽车时期 | D.高速公路时期 |
若D时期城市进一步发展地铁、高架道路,则城市空间形态
A.呈块状形态 | B.呈带状形态 |
C.呈星状形态 | D.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拓展 |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7),回答下列2道问题。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9.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
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图1),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加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完成下列3道问题。
![]() |
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A.海运方便 | B.市场潜力大 | C.研发力量强 | D.生产成本低 |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 | B.接近市场 | C.接近研发中心 | D.接近国际航空港 |
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
A.化工厂 | B.食品厂 | C.电子元件厂 | D.家具厂 |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下列3道问题。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
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 B.第二产业向东北 |
C.第一产业向东南 | D.第三产业向东南 |
下图是某跨国企业产品在A、B、C、D四国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3道问题该企业的产品最有可能是:
A飞机 B运动鞋 C计算机 D精密仪器 关于该产品的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
A .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
B. A国始终大量输出该产品
C.该企业付给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C国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 该企业最适宜在下列哪个国家开设新的生产工厂:
A马来西亚 B利比亚 C沙特阿拉伯 D意大利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降雨量 (mm) |
降雨强度 |
混交林地 |
坡耕地 |
荒草地 |
油松幼林地 |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
33 |
弱 |
111 |
0.1 |
155 |
41.3 |
153 |
4.7 |
154 |
18 |
14 |
很强 |
29 |
0.5 |
327 |
39.4 |
71 |
0.8 |
212 |
25 |
19 |
强 |
28 |
0.3 |
113 |
1.2 |
51 |
0.4 |
52 |
0.6 |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
C.混交林地油松有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