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其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2P |
C.可在部分DNA中找到15N和32P |
D.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和35S |
性染色体为(a)XY和(b)YY之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A.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
B.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
C.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
D.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④②①③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为A→C→B→D |
B.D图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
C.B图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之比为1:2 |
D.A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图中有两个四分体 |
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Mm的分开,可能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 |
下图是某果蝇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该细胞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类型是
A.甲和甲 | B.甲和乙 | C.乙和丙 | D.乙和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