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
C.视为解决美国的经济衰退而提出的 |
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
在罗马法规定的财产转移方式中,要求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保护私有财产 | B.最早的成文法 |
C.注重形式规则 | D.保护贵族利益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
A.日本已经摆脱日美同盟的束缚 | B.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 D.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III”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 B.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
C.全面实施经济调整 |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
1912年5月,戴季陶在《民权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杀》的文章中写到:“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并未下令追捕此人。据此可以推断
A.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袁世凯存在着激烈冲突 |
B.辛亥革命后,大众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 |
D.辛亥革命后,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