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清江曲
苏 庠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注】①属玉:水鸟名。  ②白蘋:水中浮草。
8.结合诗句说说诗中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                                                                  
9.有人认为诗歌的前四句是描写了诗人一天所见的景色,也有人认为是诗人常年生活的缩影。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
邯郸道上
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简析“卢生”在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这首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一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此曲前八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结合原文,简要分析。(2分)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曲,说两个理由。(4分)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回答下面的问题。
【双调】水仙子 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阅读下面两首“咏竹”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白居易
为表现“竹”的形象特点,两首诗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竹”的形象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