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温下,同种规格的镁条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化学反应速率较大的是
A.0.25mol/L的盐酸10mL | B.0.2mol/L的硫酸25mL |
C.0.1mol/L的硫酸30mL | D.0.3mol/L的盐酸8mL |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NH4+、NO3-、SO42-、SO32-、CO32-, 取200mL该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以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
(2)第二份先加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得到2.33g固体,则该溶液中()
A.可能含有K+、CO32- | B.一定含有K+且c(K+)≥0.1mol/L |
C.一定不含有NO3- | D.肯定含有NO3-、SO42-、NH4+ |
拟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加热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制取气体 |
a |
b |
c |
d |
A |
NO |
稀硝酸 |
铜片 |
H2O |
浓硫酸 |
B |
O2 |
双氧水 |
MnO2 |
H2O |
浓硫酸 |
C |
NH3 |
浓氨水 |
碱石灰 |
浓硫酸 |
H2O |
D |
SO2 |
浓盐酸 |
Na2SO3粉末 |
NaHSO3溶液 |
浓硫酸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 |
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 |
C.向BaCl2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产生沉淀,再加入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
D.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FeCl3溶液,沉淀逐渐变为红褐色 |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蒸干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 |
B.用稀硝酸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
C.将工业乙醇蒸馏得到96.5%的乙醇 |
D.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
实验室从海带灰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A.称取3g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 |
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
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水混合液:漏斗 |
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