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为
| A.43% | B.57% | C.52% | D.48% |
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 )
| A.杂交育种 | B.人工诱变 | C.基因重组 | D.生殖隔离 |
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3600人,褐眼人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为( )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不利于被捕食者,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
| B.对二者均不利,双方最终都趋向消亡 |
| C.二者得失相当,和平共处 |
| D.对两者均有利,共同进化 |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
| 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
| 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
| 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
| 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
|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
|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
| 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