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6日晚8时,第11届全运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开幕。为了成功办好本届全运会,济南市开展了区(市)委、政府领导和政府直属部门负责人接访活动,此举受到了民众的普遍欢迎。据此完成10—11题济南市各区、市政府和市直属部门主要领导共接待群众1500多人次,认真听取了广大人民群众关于如何成功办好本届全运会的意见和建议。政府这一做法( )
①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②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是推进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尝试
④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有效的渠道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在本次活动中,济南市政府直属部门改变原来“高高在上”的形象,开门接访,直接“沉”到基层,倾听民声,广纳民意。这有利于 ( )
①了解社情民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②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改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
④保障公民完全自由地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 A.②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纵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一步就是
| A.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B.201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C.203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D.205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在于
| A.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 B.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性手段配置经济资源 |
|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
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这一要求,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作用的同时,也要
| A.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 B.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
| C.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作用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他们(苏联、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 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和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次序是
| A.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 B.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
| C.农业——重工业——轻工业 | D.轻工业——重工业——农业 |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
| 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 | 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 |
| 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 | 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