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里根1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构想时,墨西哥采取抵制政策。1988年,新总统就任后,墨西哥的态度发生转变,积极促成该组织成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 B.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 |
|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
中国国民党某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推动下()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B.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
| C.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 D.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 |
|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 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
| 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
在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公民法演进为万民法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 B.平民争取权利的斗争 |
| C.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 | D.法律体系的完善 |
亚里士多德说:“在希腊,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是希腊公民()
| A.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权威 | B.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
| C.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 | D.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
|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