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记载西汉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人民更加勤劳 |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
|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 D.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 |
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
|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 D.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
1991年12月25日19: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个春秋的苏联“锤子和镰刀”国旗,在暮色中被匆匆降下。在同一根旗杆上,俄罗斯白蓝红三色国旗徐徐升起,苏联从此成为历史。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
| 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 B.多极格局形成 |
| 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 | D.两极格局瓦解 |
当今世界,欧盟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下列关于欧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 |
| B.冷战结束为其成立提供了机遇 |
| C.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
| D.欧盟已建立起由其控制的单极世界格局 |
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这反映了()
| A.两个德国出现 | B.两德统一在望 |
| C.两极格局形成 | D.美苏“冷战结束” |
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
| A.日本的崛起 | B.第三世界的崛起 |
| C.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