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0——11题。 图中a.b.c.d四处位置中,最易形成城市的是
A.a | B.b | C.c | D.d |
若b城市不断向郊区发展,乡村成了“都市中的村庄”。这种发展对城市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A.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方式 |
B.保护敞开地,防止非法倾倒垃圾 |
C.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D.改善城市小气候,美化城市环境 |
2007年10月31至11月3日将在上海举办“2007上海国际风能大会暨技术和设备展览会Wind Power Shanghai 2007”。展会将以“全球性专业大会”、“沿海及海上风电开发”和“专业贸易洽谈”为三大特色,是全球风能界的盛会。回答:
1.风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B.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作用 D.空气对流的作用
2.关于上海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的是
A.昼夜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B.冬夏季风显著
C.潮汐显著 D.有时受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影响
3.内陆高原、荒漠地区风力大的原因是
A.冷空气频频侵袭 B.森林、草原遭到破坏
C.全球变暖 D.气候干旱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据此回答:
1.“嫦娥一号”卫星将直接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等项科学任务。该探测技术属于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其自转周期长
B.月相的变化说明月球的形状也在变化
C.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
D.21世纪人类将首次登上月球取样观测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102°E、28.2°N)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升空。据此回答:
1.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之时,世界时为
A.0时05分 B.2时05分 C.5时05分 D.7时05分
2.能正确表示“嫦娥一号”卫星探月卫星发射时,西昌昼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情况的是
3.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赤道移动
②赤道低压带的北界与赤道重合
③阿留申低压强盛
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季风
⑤南极臭氧洞可能出现
⑥墨累—达令盆地农民正忙于剪羊毛
A.①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④⑤
4.火箭点火成功后,火箭升空后向偏东南方向飞行,主要原因是
A.使卫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
B.可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减少发射所需能量
C.便于地面观测与控制
D.有利于卫星获得太阳辐射能
科考人员小李把某日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的轨迹画一幅简图,他观测到这一天在天空中是从右向左运动,当太阳位于图中位置d时查到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回答:
1.小李所在地理位置
A.(90°E、80°S) B.(90°W、80°S)
C.无法确定纬度,可确定经度 D.经纬度均无法确定
2.在a—e的五个时刻中,小李的人影指向正北的是
A.b、d B.c C.a、e D.无法确定
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