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 “祥云”火炬所用燃料为丙烷,下列有关丙烷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比甲烷的沸点高 | B.与乙烷互为同系物 |
C.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 D.可发生加成反应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称取2.0 g NaOH固体 |
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 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B |
配制FeCl3溶液 |
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D |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
25 ℃时,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H+、Fe3+、HCO3-、OH-、I-。已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一定等于1 |
B.阴离子肯定有I-,不能确定有无HCO3- |
C.阳离子肯定没有Fe3+,一定有Na+ |
D.该溶液含有的溶质成分可能为HI或HI和NaI或NaI和NaOH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NH4++HCO3-+2OH-=CO32-+NH3·H2O+H2O |
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 2++I2 |
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2Cl-+2H2O=Cl2↑+H2↑+2OH- |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mol·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了 |
B.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或氨气 |
C.该反应中NH4CuS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该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为酸性又表现氧化性 |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16H++5Na2O2===2Mn2++5O2↑+8H2O+10N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O2是还原产物,Mn2+是氧化产物 |
B.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C.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O2时反应转移2 mol e- |
D.通常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