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饱和一元醇37克跟足金属钠充分反应,收集到5.6升标准状况下的氢气,此醇是( )
A.C4H9OH | B.C3H7OH | C.C2H5OH | D.CH3OH |
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有下列说法: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煤的干馏、煤的汽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
C.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下列有关微粒之间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
微粒 |
相互关系 |
特征描述 |
A |
C60、C70、C540 |
同位素 |
微粒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 |
B |
新戊烷、2,2-二甲基丙烷 |
同分异构体 |
常温常压下呈气态 |
C |
![]() ![]() |
同素异形体 |
铂作氨催化氧化时的催化剂 |
D |
甲酸、硬脂酸 |
同系物 |
能发生酯化反应 |
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氨气 |
B.用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C.用C装置稀释浓硫酸 |
D.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表现还原性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放出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D |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