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的知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高中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总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
甲说:“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
乙说:“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
丙说:“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化,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
第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燕尾服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中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请你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2.98亿人,手机网民数达1.137亿人。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
材料二2009年1月5日,国新办、公安部、文化部等7部门联手进行的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正式启动,一批违规网站被曝光并被勒令及时整改,一些国内知名网站赫然在列。截至3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关闭了1518家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违法网站,各地通信管理部门关闭违规网站2461家,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数十起网上传播淫秽色情案件,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受到依法惩处。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国家有关部门为什么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2)运用依法治国的知识分析,应如何治理互联网低俗之风?

材料一 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材料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幼儿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材料三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联系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你对“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这句话的理解。
(2)请用《政治常识》知识谈谈党和国家应怎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联系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在推进市场经济发展中加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青藏铁路建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雪域高原上,其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很多世界自然遗产地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藏铁路建设部门始终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作为第一任务,努力处理好植被保护与铁路建设的关系,攻克了多项世界难题,创造了人类铁路史上的非凡业绩,实现了“高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江河源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阻断、自然景观不受影响”。
试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简要分析上述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并正向实体经济侵袭。
材料二: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在这次峰会上,与会领导人重点就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认为:当前危机的根源是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
材料三:近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因果联系,分析有关国家采取重大行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作用。
(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怎样才能使国家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得到贯彻,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