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陈述到“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商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以之区处。不过铜钱火器之类,仍照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入役,当随时设法羁縻耳。”材料无法体现李鸿章在采用大机器生产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的是 ( )
A.鼓励商人仿造西方技术以获取高额利润 | B.采用大机器生产也有利于国计民生 |
C.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是抵抗侵略的根本措施 | D.禁止民间采用机器铸币和生产军火 |
图4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统一货币。下列有关这一货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美洲国家的统一货币 |
B.它于20世纪末正式问世 |
C.它在21世纪初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
D.它的问世有利于加深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 / 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 / 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 / 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 / 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场景 |
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
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说。该演说的核心内容应该是
A.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 B.建立雅尔塔体制 |
C.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 D.“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
在当今现代化城市里,看到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的景象,不禁让我们想起了100多年前一位与此密切相关的伟大发明家
A.毕升 | B.爱迪生 |
C.达•芬奇 | D.达尔文 |
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C.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
D.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