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个关于“人言”的故事:战国时候有一个人叫曾参,一天和他同名的一个人杀了人。有人就去告诉曾参的母亲,他的儿子杀了人,他的母亲不相信而且很肯定地说:“我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后继续织布。不一会儿,有一个人跑来说她儿子杀了人,他的母亲依然不相信,继续织布。不久,又有人来告诉她她的儿子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这会相信了,很害怕就逃跑了。
对于“人言”,古今中外说法不一。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达芬奇说:“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道理。”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面对“人言”呢?
全面理解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完成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青年要往墙上钉一个钉子。要钉的时候,他发现墙面太高,需要找一条凳子站上去。找了凳子,他发现凳子坏了,需要修一下。他找了锯子,发现锯子钝了,需要找锉磨快锯子,他又去买锉……临近中午的时候,有人发现他在操场上打篮球。需要钉的那个钉子,连同锤子锯子一起,仍然放在需要修理的凳子上。
读了这则材料,你可能有自己的感悟,也可能有类似的经历;你也可能对类似的人和事有过见闻。请你根据自己的感悟或经历或见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⑶题目自拟。⑷)不少于800字。⑸不得抄袭。
请以“中国梦”为题,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大学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四川成都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这位父亲从农村到成都打拼并小有所成、很会算账:读大学四年要花8万,不读去打工则倒挣8万,省的加上赚的就是16万。大学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也就两三千元月薪,需要四五年才赚回投资,所以,读大学是“肯定会失败的投资”。这位父亲还现身说法:自己只读了小学,但比好多大学生赚得多。他甚至认为“捡垃圾都比读书强,我们门口捡垃圾的每年都能赚两三万,很多大学生出来都赚不到”。
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对玲玲父亲的看法褒贬不一。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说文》:“患,忧也,从心。”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社会到宇宙自然,人心之忧,无处不在。高尚品质的缺失,价值取向的混乱,天灾人祸的频发……这些“患”都与我们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都是对人类智慧的严峻挑战。
请以“说忧患”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作文的开头部分。
要求:有明确的中心论点,适当地、简要地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使用一定的表现手法使开篇有文采。不超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