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6日,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光纤之父”高锟被宣布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早在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假设高锟星的公转周期为T(T>1年),已知地球和高锟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高锟星公转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
B.高锟星公转的角度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角速度 |
C.高锟星公转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 |
D.高锟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 |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
A.A=1 m f=5 Hz | B.A=0.5 m f=5 Hz |
C.A=1 m f=2.5 Hz | D.A=0.5 m f=2.5 Hz |
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后,若经过周期开始计时,则图乙描述的是( )
A.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 B.b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
C.c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 D.d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
一列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0.02 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
A.2 m/s | B.3 m/s |
C.4 m/s | D.5 m/s |
一个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波①: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个波源在绳的右端发出半个波②:频率为f2,振幅为A2.P为两波源的中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同时到达两波源的中点P |
B.两列波相遇后,P点波峰值可达A1+A2 |
C.两列波相遇后,各自仍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 |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波峰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