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波长为100m的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同一介质中,比波长为20m的声波传播快 |
| B.不能被人听见 |
| C.波长太长,不能产生明显衍射现象 |
| D.不能产生反射现象 |
一个小球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即反弹,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其V—t图像为下面的
:()
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
| 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
| C.在直线运动中,质点的路程可能等于位移的大小 |
| D.在直线运动中,质点的路程也可能小于位移的大小 |
力F1单独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5m/s2,力F2单独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1m/s2。那么,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a的大小范围是:
| A.0≤a≤6m/s2 | B.4m/s2≤a≤5m/s2 | C.4m/s2≤a≤6m/s2 | D.0≤a≤4m/s2 |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上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一质量为m的铁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滑到小车上,两物体开始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则可以断定()
| A.铁块最终静止在小车上 |
B.铁块与小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
C.铁块与小车的质量之比![]() |
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 |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
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所发出的光的波长最 短 |
| 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且均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
| 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eV |
D.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所发出的光能使 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且使光电子获得最大初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