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发改委消息,2008年8月份我国猪肉价格普遍小幅下降。据此回答2—5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期生猪供应量增加,毛猪出栏价下跌是此次猪肉降价的主要原因。这体现了( )
| A.价值决定价格 | B.供求影响价格 |
| C.气候影响价格 | D.供求决定价格 |
由于猪肉价格一度高攀,居民消费欲望降低,也是猪肉价格有所下降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
| A.收入影响消费 | B.物价水平影响消费 |
| C.消费心理决定价格 | D.生产决定消费 |
对于一个以猪肉为主的大国来说,猪肉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牛肉需求量,主要是因为( )
| A.猪肉与牛肉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下降,牛肉需求减少 |
| B.猪肉与牛肉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下降,牛肉需求增加 |
| C.猪肉与牛肉为互补商品,猪肉价格下降,牛肉需求减少 |
| D.猪肉与牛肉为互补商品,猪肉价格下降,牛肉需求增加 |
由于看好生猪养殖业,南京等地多家开发商改行养猪,最近成了舆论焦点。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体现了( )
| A.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 B.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
| C.价格变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D.价格变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2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70岁左右。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
|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 |
| 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 |
| 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
| 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
在2014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提案5000多件,涉及我国经挤、政冶、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这一事实说明
| A.人民政协充分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
| B.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
| C.人民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有决定权和监督权 |
| 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
某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就“如何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于信教者而言的 |
|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
|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
|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
中国五大全国性宗教团体发表了《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提出坚持爱国爱教、主张和平包容、弘扬和谐理念、发挥积极作用等主张,呼吁广大信众践行和谐理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这主要表明,在我国
| A.国家鼓励群众信仰宗教 |
| B.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 C.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遵守宪法和法律 |
| D.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