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南朝杰出的思想家范缜认为“形体存在,精神存在,形体死亡,精神消失”。两人在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是( )
A.都从理论上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 |
B.都是针对佛教盛行提出的 |
C.都极力反对愚民的封建神学 |
D.都从理论上猛烈抨击了佛教 |
《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
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①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
②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
③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
④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
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
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
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
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
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 |
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