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垦殖指数是指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表2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17-18题。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的地形区中。据下表回答问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102°E,25°N
1 891
7.7
19.8

113°E,28°N
68
4
32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 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