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20—2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是否一致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1月平均气温冬季风影响大 |
B.日本南北温差大 |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
该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问题。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
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量增加 | B.土地荒漠化加剧 |
C.水土流失严重 | D.洪涝灾害多发 |
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C.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D.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
读图,完成题。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 B.55m | C.60m | D.65m |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 B.40m | C.90m | D.65m |
图中a、b、c三条线分别表示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范围(NS代表A地地面南北方向),读图后回答A地的地理纬度是
A.33°26′S | B.13°26′S |
C.0° | D.23°26′N |
如果A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岸沿海地区,其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热带沙漠气候 |
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就线速度而言,青藏高原小于南极;就角速度而言,青藏高原大于南极 |
B.青藏高原与马里亚纳海沟的角速度相等 |
C.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但角速度最大 |
D.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小 |
地球上的大气层适于生物的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A.日照条件稳定 | B.日地距离适中 |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 D.有原始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