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
战国时期,《国语·齐语》记载:“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这一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A.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 B.“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 |
| C.铁制农具的生产和使用 | D.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
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B.巴黎公社的建立 |
|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这首唱响全球的《国际歌》中所蕴涵的共产主义理论诞生于
| A.《共产党宣言》 | B.《法兰西内战》 |
| C.《人权宣言》 | D.《论法的精神》 |
下图是高一的李同学在历史笔记中用图示法学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请你帮助他标注出“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是 
| A.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C.1997年中共十五大 |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
抗战胜利没有给民族工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主要原因在于
| A.英国侵略者的长期摧残 | B.国民党的政治经济政策 |
| C.封建政府的压迫和剥削 | D.日本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