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商君列传》中这样描写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情况:“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现象的出现对秦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行土地的私有化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
C.有利于增加户口总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指包括实行分封制等制度创建 |
B.“贵族色彩”是因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
C.“共主”是指周王室已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 |
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罗马法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罗马法是奴隶主统治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④罗马法是世界史上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古代法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大抵欧洲各国的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先首推周秦。”这是因为罗马法()
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 B.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 |
C.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
A.公民法 | B.习惯法 | C.万民法 | D.《十二铜表法》 |
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
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