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mL 2 mol/L H2SO4与过量Zn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碳酸钠固体 | B.改用18 mol/L的浓H2SO4 |
C.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 D.加入硫酸钾溶液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粒子半径:K+>Al3+>S2->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Mg<Ca<K
A.只有②⑤⑦ | B.②⑥⑦ | C.②④⑤⑥⑦ | D.②④⑥ |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
关于919F-微粒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19,电子数为9 | B.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0 |
C.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 | D.中子数为10,电子数为8 |
下列关于甲烷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 B.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
C.甲烷极难溶解于水 | D.甲烷性质稳定,不和其它物质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