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32—33题。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 B.人均物质消费量 | C.资源总量 | D.人均精神消费量 |
下列有利于提高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是
A.提高生活水平 | B.鼓励生育 |
C.鼓励向国外移民 | D.发展生产力 |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回答34-35题。
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 B.青藏高原 |
C.黄土高原 | D.内蒙古高原 |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
C.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和以下的分界线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
下表是“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海拔高度 | D.洋流性质 |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
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枢纽示意图,按①②③④顺序,铁路枢纽依次为
A.包头、重庆、长春、株洲 | B.济南、攀枝花、沈阳、昆明 |
C.兰州、武汉、哈尔滨、贵阳 | D.郑州、南京、满洲里、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