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两枚火花。我们从这两枚火花中得到的最主要启示是
A.火花设计精美,印刷精良 | B.中国近代火柴业称雄世界 |
C.爱国精神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
下列各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并对战争的结束起了加速作用的有()
①美国对德宣战②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③参战国国内革命形势高涨④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敦促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实施预谋已久的战略配合,但日本最终也未能对苏宣战,其原因是()
①日本打算坐收渔翁之利
②日本认为当务之急是南洋战场的开辟
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早已失败
④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力不从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A.1处错误 | B.2处错误 | C.3处错误 | D.4处错误 |
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明确的总体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根据史实分析割牛头者对德的策略是()
A.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以便确立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
B.采取绥靖政策 |
C.扶植德国 |
D.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