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鱼塘→果基、花基、鱼塘”的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5~26题。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
A.乳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引起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 | B.技术条件 | C.劳动力价格 | D.国家政策 |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若图中1地外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为50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地是洼地 | B.1地海拔比500米低 |
C.1地是凸地 | D.1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 |
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h是
A.0<h<100米 | B.100<h≤200米 |
C.300<h<400米 | D.400≤h<500米 |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小题上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 B.向北 |
C.先向北,再向东北 | D.向南 |
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78米 | B.150米 | C.400米 | D.199米 |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冬季不能看到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点是
A.甲村 | B.②地 | C.①地 | D.乙村 |
下图中,甲图示意世界某国主要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主要城镇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
B.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 |
C.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充足 |
D.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
甲图中所示国家和我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城市化水平高 | B.城市化速度快 |
C.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 |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下图中虚线是某岛屿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 B.冬季 | C.秋季 | D.夏季 |
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终年温和多雨②适宜生产柑橘、葡萄
③植被具有耐旱特征④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A.②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A.雨水、雨水 |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
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
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B.温带落叶阔叶林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